据报道,日前印发的《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从“强化信贷支持”“强化投资对消费的支撑作用”等方面,提出不少金融举措。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专家表示,提振消费要更多发挥政策合力,助力居民能消费、敢消费,持续释放消费潜力,促进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
消费金融是指金融机构向消费者提供的用于个人消费的贷款服务,涵盖个人贷款、信用卡等形式,旨在满足消费者短期资金需求,如购买日常用品、家电、旅游、教育等场景的支出。
近年来,消费金融行业作为现代金融体系重要组成部分,市场规模持续扩大。国家出台多项促进消费政策,如《关于推进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等,推动消费复苏,为行业带来发展红利。
消费金融作为现代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为消费者提供信贷支持,助力消费升级并推动经济增长。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结构性转型,消费逐渐取代投资和出口成为拉动经济的主要引擎。政策层面,国务院《关于推进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等文件明确支持消费金融专业化、普惠化发展,鼓励金融机构下沉服务,覆盖长尾客群。与此同时,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应用加速了行业数字化转型,风险管理的实时化、场景化服务创新成为主流。然而,市场竞争加剧、监管趋严以及不良资产处置压力,也促使行业从规模扩张转向高质量发展。
1、市场规模持续扩张,增速领先经济复苏
近年来,消费金融市场规模保持高速增长。据中国银行业协会发布的《中国消费金融公司发展报告(2024)》显示,至2023年底,我国消费金融公司的资产规模与贷款余额均历史性跨越万亿元大关,分别为12087亿元和11534亿元,显著高于同期经济增速。这一增长得益于政策对普惠金融的支持以及消费信贷需求的持续释放,尤其是在下沉市场中,消费金融通过降低利率、简化流程,有效覆盖了传统银行难以触达的客群。
2、多元化竞争格局形成
中国消费金融市场参与主体包括商业银行、持牌消费金融公司、互联网平台及小贷机构等,形成多层次服务体系。截至2024年,31家持牌消费金融公司中,头部机构如蚂蚁消金、招联消费金融等通过科技赋能实现差异化竞争,而中小机构则聚焦区域或垂直场景。与此同时,互联网巨头依托流量和场景优势,加速布局消费分期、信用支付等业务,进一步加剧行业竞争。
3、数字化转型驱动效率提升
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深度渗透行业全流程。例如,蚂蚁消金通过多模态知识图谱和实时交互式风控系统,将审批效率提升至秒级,同时降低违约率。此外,数字化技术还推动场景金融拓展,覆盖3C电子、教育、医疗美容、旅游等多元化消费场景,使金融服务与消费行为无缝衔接。
4、风险管控与不良资产处置强化
行业在高速扩张的同时,不良贷款问题逐渐显现。2023年,多家消费金融公司通过银登网转让个人不良贷款资产包,未偿本息总额近200亿元。通过剥离不良资产,机构得以优化资产负债表,将资源集中于风控技术升级与客群精细化运营。监管层面亦加强合规要求,推动行业从粗放式增长转向稳健经营。
据中研产业研究院分析:
当前,消费金融行业正经历从“量”到“质”的深刻变革。一方面,政策导向从鼓励创新转向规范发展,要求机构平衡普惠性与风险性;另一方面,消费者需求日益分层,年轻群体、新市民、农村用户等长尾客群对便捷化、个性化服务的需求倒逼行业创新。此外,金融科技的应用边界不断拓展,从风险定价到用户体验优化,技术已成为行业竞争的核心壁垒。在此背景下,消费金融的未来发展需兼顾规模增长与可持续性,通过场景深化、技术迭代和合规建设,构建差异化竞争力。
1、数字化转型深化,技术赋能全链条
未来,消费金融的数字化转型将聚焦于智能风控、精准营销和自动化运营。例如,大模型技术可实现对用户行为的实时分析,动态调整授信策略;区块链技术则有望解决多头借贷和信息孤岛问题。机构通过构建开放平台,与电商、物流等第三方生态合作,进一步扩展服务场景。
2、场景化与生态化融合
消费金融将深度嵌入生活服务场景,从传统的零售消费向医疗、教育、绿色消费等新兴领域延伸。例如,新能源汽车分期、职业教育信贷等产品将成为增长点。同时,机构通过与地方政府、产业园区合作,探索“消费+产业”联动模式,提升金融服务的产业附加值。
3、普惠金融深化,覆盖更广泛群体
政策推动下,消费金融将进一步向三四线城市、县域及农村市场渗透。通过简化申请流程、降低融资成本,机构可服务更多小微企业和个体经营者。例如,针对新市民群体的租房、装修等需求设计专属产品,实现社会效益与商业价值的平衡。
4、合规与全球化并进
随着监管框架完善,行业将加速出清不合规机构,头部企业通过并购整合扩大市场份额。同时,部分机构探索出海机会,将国内成熟的消费金融模式复制至东南亚、非洲等新兴市场,参与全球消费金融价值链重构。
消费金融作为连接金融供给与消费需求的重要纽带,已成为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支撑。当前,行业在政策红利与技术创新的双重驱动下,呈现出市场规模扩张、服务场景多元、风险管控强化等特征。然而,伴随市场竞争白热化与监管趋严,机构需在普惠性、盈利性和风险性之间寻求平衡。未来,数字化转型与生态化布局将成为竞争主战场,技术能力、场景渗透力和合规水平将决定企业成败。对于投资者而言,消费金融行业仍处于历史机遇期,但需重点关注头部机构的科技壁垒与合规能力,以及新兴场景的变现潜力。
总体来看,行业将在规范中迈向高质量发展,为扩大内需、促进消费升级持续注入动能。
想要了解更多消费金融行业详情分析,可以点击查看中研普华研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