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促进学习或获得知识、技能、价值观、信念和习惯的过程。教育部官网公布的2023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全国共有各级各类学校49.83万所,各级各类学历教育在校生2.91亿人,专任教师1891.78万人。
2023年,学前教育毛入园率91.1%,比上年提高1.4个百分点,提前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全国共有幼儿园27.44万所。2023年,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95.7%,比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全国共有普通小学14.35万所。全国小学招生1877.88万人,比上年增加176.5万人,增长10.37%;在校生1.08亿人,比上年增加103.97万人,增长0.97%。全国共有初中5.23万所。全国初中招生1754.63万人,比上年增加23.25万人,增长1.34%;在校生5243.69万人,比上年增加123.1万人,增长2.4%。
教育部:2030年前在中小学基本普及人工智能教育
近日,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强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的通知》,提出人工智能教育六大主要任务和举措,包括构建系统化课程体系、实施常态化教学与评价、开发普适化教学资源、建设泛在化教学环境、推动规模化教师供给和组织多样化交流活动。《通知》还提出加强顶层设计和部门协同,2030年前在中小学基本普及人工智能教育。
人工智能是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正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学习方式。在教育领域,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深度融入,教学、学习和管理手段不断丰富,为教育高质量发展、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1、政策环境
过去几年间,我国在人工智能教育领域的政策陆续发布。我国高度重视人工智能对教育的深刻影响,积极推动人工智能和教育深度融合,促进教育变革创新。国务院《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提出,要利用智能技术加快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方法改革,构建包含智能学习、交互式学习的新型教育体系。2024年3月,教育部启动人工智能赋能教育行动,推出4项具体行动,旨在用人工智能推动教与学融合应用,提高全民数字教育素养与技能,开发教育专用人工智能大模型,同时规范人工智能使用科学伦理。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指出要深化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研发应用,开展“人工智能+”行动。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怀进鹏表示,将大力推进智慧校园建设,打造中国版人工智能教育大模型。
据中研产业研究院分析:
近期各地纷纷加快了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落地应用步伐。不久前,北京市发布《北京市教育领域人工智能应用指南(2024年)》,为推进教育领域人工智能应用按下“加速键”。河南在《关于印发河南省推动“人工智能+”行动计划》中提出,实施医疗、教育等重点行业人工智能应用示范,重点发展智能化教育、智能教育管理、智能教育评价等应用场景。政策支持下,人工智能+教育这一赛道的发展势头正旺。
2、技术环境
人工智能技术引领新一轮产业变革,ChatGPT等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爆发。AI大模型技术赋能教育行业变革,市场活力涌现。网易有道、科大讯飞、百度等企业是国内市场主要参与者。
科大讯飞介绍,讯飞星火认知大模型发布后,在AI学习机的中英文作文辅导、中英文口语学习以及讯飞听见等场景落地,带来用户体验显著提升。
想要了解更多AI教育行业详情分析,可以点击查看中研普华研究报告。报告对国际、国内AI教育行业市场发展状况、关联行业发展状况、行业竞争状况、优势企业发展状况、消费现状以及行业营销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在总结中国AI教育行业发展历程的基础上,结合新时期的各方面因素,对中国AI教育行业的发展趋势给予了细致和审慎的预测论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