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生活理念的改变,全球范围内对塑料污染和环保意识的增强,消费者对于日用塑料制品的设计、品质、环保性能等方面的要求也将随之提升。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产生废塑料约6200万吨,回收量为1900万吨,较2022年增加5.6%,回收利用率约为30%。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生态塑料是一种高科技材料,它不依赖于石油资源,而是来源于以阳光和二氧化碳为能源和碳源的可再生资源,如淀粉、植物油和维生素等。
生态塑料行业产业链分析
上游原材料供应:生态塑料产业链的上游主要由可再生资源如淀粉、植物秸秆、甲壳素以及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资源组成,这些原材料通过特定工艺转化为生物降解塑料的基础材料。
中游生产加工:中游环节涉及生态塑料产品的生产加工,包括生物基生物降解塑料(如PLA、PHA)和化石基生物降解塑料(如PBAT、PBS)的生产。这些产品通过先进的加工技术,如塑料颗粒设备、造粒设备、吹膜机等,被制造成各类生态塑料制品。
下游应用领域:生态塑料产业链的下游广泛应用于包装业、农业、涂料行业、纺织业、电子业、汽车及运输等多个领域。随着环保意识的提升和政策的推动,生态塑料在减少塑料污染、促进可持续发展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中国政府高度重视环保问题,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推动生态塑料行业的发展。例如,国家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联合印发的《“十四五”塑料污染治理行动方案》中明确提出要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积极推行塑料制品绿色设计,进一步推广不可降解塑料替代产品。
据《中国再生塑料行业发展报告(2022年度)》,由于塑料产品结构影响,资源化价值较好的工程塑料、瓶体类塑料等基本采取物理回收方式,实现了较好的回收利用;但占塑料产量45%左右的包装类塑料,特别是膜袋类塑料基本不具备开展物理回收的技术、经济条件。
与物理回收相比,化学循环具有广泛的原料适应性,能够将物理回收无法有效经济回收的低值废塑料和复合包装,甚至填埋场或自然界中历史堆存的废塑料进行集中回收利用,转化为与使用原油生产具有相同品质的塑料原料,实现塑料工业的闭合循环发展。
从中国、欧盟、日本等废塑料材料化回收先进国家和地区的实践来看,资源化价值较好的工程塑料、中空瓶体硬质包装类塑料等基本能够通过物理方式实现较好的回收利用,而占塑料产量46%左右的软包装类、膜袋类等低值废塑料则受产品特性制约,基本不具备物理回收的技术经济条件,普遍以焚烧或填埋方式处理。
根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发布的显示:
生态塑料的制造成本目前还无法与石油为原料的塑料竞争,因此国际上提出了“生物基材料”的概念,通过生态塑料与石油基塑料的共混,一方面提高生态塑料的性能,另一方面降低其成本,从而提高其市场竞争力。这一被称为“绿色材料”的生态塑料,是随着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而诞生的,并逐渐在环保领域展现出其独特的优势和应用前景。
从需求端来看,全球塑料市场规模稳步扩大,根据Statista数据,2023年全球塑料制品市场规模达到7,120亿美元,预计塑料市场将在未来几年增长,到 2033年将达到超过10,500亿美元的价值,在2023年至2033年的预测期内复合年增长率为4%。未来,随着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和政策的持续推动,生态塑料行业将迎来更多的发展机遇。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及投资者能否做出适时有效的市场决策是制胜的关键。报告准确把握行业未被满足的市场需求和趋势,有效规避行业投资风险,更有效率地巩固或者拓展相应的战略性目标市场,牢牢把握行业竞争的主动权。
更多行业详情请点击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发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