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具体来看,要加快在汽车、船舶、航空器、机器人等重点领域推广北斗应用。鼓励依托车联网、智能网联相关平台建设,全面扩大重点营运车辆、公共领域车辆、商用车和乘用车北斗搭载比例。围绕新型工业化和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结合区域资源禀赋和要素比较优势,拓展北斗赋能工业制造领域新场景应用。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受访专家认为,北斗规模应用试点将进一步拓宽北斗系统应用场景,从而吸引更多的用户和企业参与其中,将极大推动北斗时空信息服务市场的需求增长,促进相关产业链发展和完善。
促进北斗设备和应用向北斗三代升级换代
北斗系统是我国自主建设运营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具备定位、导航、授时全球服务能力,当前北斗规模应用已进入市场化、产业化、国际化发展关键阶段。
《通知》指出,围绕大众消费、工业制造和融合创新三个领域,结合当地北斗产业基础、城市发展特点和建设情况,积极开展试点工作,加快提升北斗渗透率,促进北斗设备和应用向北斗三代有序升级换代。通过“北斗+”“+北斗”与区域特色、产业基础相融合,持续开展北斗特色和创新应用,不断催生新的经济形态,构建新的产业链。
在大众消费领域,提升北斗应用感知度和普及率。《通知》提出,试点城市以智能手机、可穿戴设备、平板电脑、共享出行、低空应用无人机等领域为重点,积极引导企业研制和生产北斗产品,持续提高产品供给能力。结合地方特色和资源禀赋,充分发挥政府引导作用,深入拓展北斗在大众消费领域应用深度和广度,培育北斗大众消费应用新模式新业态。
在工业制造领域,加速北斗行业应用赋能。《通知》指出,试点城市应结合地区特点和建设情况,加快在汽车、船舶、航空器、机器人等重点领域推广北斗应用。鼓励依托车联网、智能网联相关平台建设,全面扩大重点营运车辆、公共领域车辆、商用车和乘用车北斗搭载比例。鼓励引导内河、沿海、远近洋等区域航行的船舶加速装载北斗。鼓励加大对航空器领域相关企业扶持,加快开展北斗导航、短报文等适航设备研制攻关和应用。
同时,聚焦融合创新领域,不断挖掘“北斗+”应用新场景。引导企业开展北斗与5G、高分遥感、惯性导航、高精度视觉、短距互联、超宽带(UWB)定位、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融合,推动北斗系统在车联网、物联网、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领域创新应用,促进北斗应用与智慧城市、智能交通、智慧物流、智慧海洋、精准农业等新场景深度融合。
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会长于贤成此前表示,国家推进“北斗+”融合创新与“+北斗”时空应用,这将有力地推动各领域智能化发展和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在赋能传统行业转型升级的同时,不断推进技术创新和应用创新,实现北斗产业的高效益高质量发展。
中国信息协会常务理事、国研新经济研究院创始院长朱克力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指出,北斗规模应用试点,将为北斗时空信息服务市场注入新的活力。随着试点的深入,将进一步拓宽北斗系统应用场景,从而吸引更多的用户和企业参与其中,将极大推动北斗时空信息服务市场的需求增长,促进相关产业链发展和完善。
北斗系统赋能各行各业
自2020年7月31日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开通以来,经过近4年的持续发展,北斗系统持续赋能各行各业,已对行业产业、百姓生活产生了广泛深刻的积极作用,成为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时空基石。
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发布的《2024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发展白皮书》(下称《白皮书》)显示,随着各行业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升级对卫星导航设备及时空数据的需求开始释放,2023年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总体产值达到536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09%。其中,由卫星导航应用和服务所衍生带动形成的关联产值达到3751亿元人民币,产业生态范围进一步扩大,结构持续优化。
北斗产业发展已经从需要政府大力扶持的初级阶段,逐渐向更为成熟的市场化阶段发展。产业发展方式从政府投资拉动向市场需求驱动转变。在交通运输、城市治理、信息通信等领域,都已经展开应用。
在信息通信领域,自系统开通以来,北斗正在成为智能手机、手表等可穿戴设备等大众消费产品定位功能标准配置。《白皮书》显示,2023年国内新入网的智能手机支持北斗出货量共计2.6亿部,占比达到98.5%。本次试点提到的短报文功能也逐渐被各家手机厂商应用,支持北斗三号短报文功能的国产智能手机年销量已经达到数百万部。
除智能手机外,部分款型的国产新能源汽车也具备了北斗定位或短报文通信功能。基于北斗高精度的车道级导航功能已覆盖全国超过100座城市的普通道路,可在车道指引、隧道导航、事故预警等方面实现车道级导航功能,提升用户驾驶安全和通行效率。
朱克力认为,北斗规模应用试点将有效推动相关产业转型升级。通过引导企业开展北斗与5G、大数据等新技术融合创新,将促进车联网、物联网、工业互联网等新兴产业发展,不仅将提升企业的运营效率和竞争力,还将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此前表示,当前北斗基础产品供应链稳定,芯片、模块、天线等系列基础产品不断迭代升级,性价比持续提升,已经实现亿级量产规模,有力支撑了自主产业链和供应链的安全稳健发展。
责编:万健祎
校对:杨舒欣证券时报各平台所有原创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我社保留追究相关行为主体法律责任的权利。
转载与合作可联系证券时报小助理,微信ID:SecuritiesTimes
本文来源:财富通途网
本文地址:https://ibradsap.com/post/6026.html
关注我们:微信搜索“xiaoqihvlove”添加我为好友
版权声明:如无特别注明,转载请注明本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