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5G、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快速发展,数字化转型已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新引擎。企业纷纷加快数字化进程,尤其在零售、金融和制造业等领域,数字化转型对于提升效率和创新能力至关重要。未来,数字化将继续重塑商业模式,创造新的投资机会。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数字化转型是建立在数字化转换、数字化升级基础上, 进一步触及公司核心业务,以新建一种商业模式为目标的高层次转型。数字化转型是开发数字化技术及支持能力以新建一个富有活力的数字化商业模式。数字化转型表明,只有企业对其业务进行系统性、彻底的(或重大和完全的)重新定义——而不仅仅是IT,而是对组织活动、流程、业务模式和员工能力的方方面面进行重新定义的时候,成功才会得以实现。
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主要方式包括购买细分行业数字化软件或解决方案、购买通用型数字化软件或解决方案、利用产业链龙头企业搭建的工业互联网等平台,以及自主开发和建设数字化平台或系统。这些方式为企业提供了丰富的选择,有助于企业根据自身规模、资金实力和业务需求进行合理选择。
企业已部署的数字化应用类别中,办公自动化(OA)、人力资源(HRMS)、电子商务(EC)、供应商管理(SRM)和产品数据(PDM)位列前五。这些应用极大地提升了企业的运营效率,如OA系统提高了办公效率、加强了内外部协作;电子商务作为数字化商业模式的代表,对电商公司至关重要;SRM系统简化了采购流程,能够精确有效地管理供应商绩效。
根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发布的《》显示:
我国数字经济保持较快发展,总量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二。数字经济规模由2016年的22.60万亿元增长到2023年的53.9万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2.08%。数字经济占GDP的比重也逐年增长,占比由2016年的30.28%增长至2023年的42.8%,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引擎之一。
智慧城市是新时代开展数字中国建设的重要抓手。我国智慧城市市场规模预计从2017年的3.50万亿元增长至2023年的28.70万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42.00%。2024年前三季度,我国可数字化交付的服务进出口达到2.13万亿元,同比增长5.3%;跨境电商进出口1.88万亿元,同比增长11.5%,均创历史新高。
随着信息化和数字化建设的发展,下游客户的个性化定制需求不断增加。这推动了数字基础建设解决方案提供商不断强化技术研发能力、解决方案设计能力、项目实施交付经验等核心技能,以满足客户的特定需求。
企业技术能力不全面,难以全面支撑转型需求。同时,数字化转型过程中需要深度理解客户硬件环境、业务流程相关需求,具备一定的行业项目经验、软件产品开发能力以及后续维护服务保障能力。企业上层缺乏整体规划,导致转型方向不明确。此外,员工对新系统、新流程接受度低,也可能影响转型进度。资金不足限制了转型的投入与进度。数据治理缺乏方法体系仍是中国企业开展数字化转型方面存在的最大困难之一。
数字化转型产业呈现出高融合、定制化与技术创新的产业格局。随着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的逐渐成熟,各种新技术和创新工具不断涌现,为数字化转型提供了持续的发展动力。智慧城市是新时代开展数字中国建设的重要抓手。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融合应用可有效推动城市生态功能、社会功能、经济功能、服务功能的智能化升级,构建城市产业发展的智能化生态圈。
通过精准洞察消费者心理,打造独特的产品和服务体验,并借助新技术提升营销效率,品牌方能在未来市场中取得更优异的表现。例如,利用AI算法推荐个性化商品、分析用户观看习惯以推出热门剧集等。
综上所述,数字化转型行业市场呈现出快速增长、应用广泛、个性化定制需求增加等特点,但同时也面临着技术、组织、资金和数据治理等方面的挑战。未来,随着新技术的不断涌现和应用场景的拓展,数字化转型行业市场将迎来更多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中研普华通过对市场海量的数据进行采集、整理、加工、分析、传递,为客户提供一揽子信息解决方案和咨询服务,最大限度地帮助客户降低投资风险与经营成本,把握投资机遇,提高企业竞争力。想要了解更多最新的专业分析请点击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的《》。